深入整治“靠企吃企”問題
——這些啃噬國有資產的“蛀蟲”不挖出來怎么得了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志
喊來一無資質、二無資金、三無經驗的哥哥做工程,還與其共同入股成立公司,承攬常德市、邵陽市分公司維修改造、工程建設項目;指導姐夫成立幾家信息技術公司,暗示下屬將打印機等設備采購項目交由這些公司承接;將侄女和剛畢業的侄子安排在財務部,導演自己公司中標、自己與嫂子簽合同、侄子負責工程驗收和報賬催款、侄女負責財務付款的“一條龍”斂財大戲……在近期召開的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工作座談會上,一部名為《湯“老板”的生意經》的警示教育片,揭露了中國郵政邵陽市分公司原黨委書記、總經理湯文美“靠郵吃郵”的丑態。
梳理近年來查處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違紀違法問題通報,“靠企吃企”已成為一個高頻詞,警示必須以“三不”一體理念推進正風肅紀反腐。作為隱藏在國有企業內部的毒瘤,“靠企吃企”問題不但影響企業政治生態,而且極大損害企業利益。領導干部如果帶頭搞“靠企吃企”,那么再好的企業也經不起折騰。以2019年被查處的茆慶國案為例,自他2011年擔任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后,該公司逐漸“扭盈為虧”,在他退休后,中鹽公司才又慢慢恢復盈利。
“茆慶國擔任‘一把手’多年,一大堆親戚圍著中鹽搞各種業務,直接或通過家人及特定關系人非法收受財物。”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茆慶國等“靠企吃企”案件,2019年4月起,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監察組會同國資委黨委深入開展了委管企業領導人員親屬和其他特定關系人所辦企業與本企業往來情況的專項整治工作;2020年又以中央巡視整改為契機,會同國資委黨委開展境外腐敗、利益輸送、設租尋租和化公為私“四個專項整治”。
正是在這一波又一波的重拳整治下,中鐵二局副總經理蔣光全違規經商辦企業的問題露出了馬腳。
早在2006年,蔣光全就與原中鐵二局五公司離職員工陳某一起,成立了一家建設公司和一家勞務公司,并在兩家公司各持干股6%。自公司成立至2013年1月,兩家公司先后在中鐵二局5家子分公司承攬施工和租賃業務。2015年9月,蔣光全任中鐵二局副總經理后,為隱瞞其違規經商辦企業行為,將其持有股份轉移到了妻子名下。
退居幕后之后,蔣光全自認一切都做得很隱蔽。在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中鐵二局先后開展的兩次領導人員特定關系人在公司承攬任務清理中,蔣光全均沒有如實報告。2019年1月,利用蔣光全職權影響,其實際參股的勞務公司順利承攬中鐵二局三公司某項目橋梁工程合計1900余萬元。直到2019年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專項整治時,蔣光全才迫于形勢填報其實際參股的勞務公司與該項目的業務往來情況,企圖蒙混過關。隨后,組織多次要求他清退關聯公司,但他表面上同意,背地里卻授意中鐵二局三公司搞虛假清退,欺瞞組織。
2020年,國資委部署“四個專項整治”后,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黨委于10月對中鐵二局黨委開展巡視,有關問題線索很快被移交。“今年1月在接受公司紀委紀律審查期間,蔣光全還通過簽訂虛假‘股權轉讓’協議,制造公司已經轉讓的假象,對抗組織審查。”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紀委書記張建強說,蔣光全身為央企黨員領導干部,違規經商辦企業并接受分紅,利用職務便利為特定關系人謀利并縱容、默許親屬收受好處,在十九大后依然不收斂、不收手,在群眾中造成惡劣影響,“這樣的干部我們必須零容忍、嚴查處。”
今年7月,蔣光全被給予留黨察看兩年、行政撤職處分,降為一般員工。同時,對其他包括中鐵二局本部有關部門負責人、中鐵二局三公司和五公司部分班子成員等在內的相關人員共46人違規違紀問題也給予嚴肅處理,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322萬元。
蔣光全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靠企吃企”問題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和易發多發性,整治這一頑疾必須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副組長吳兵介紹,聚焦利用中國石油平臺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中國石油就先后開展過5次專項治理,治理對象從領導干部延伸拓展到一般管理人員,全集團范圍內86萬余人次進行了登記申報,共查實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728個,立案290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95人、組織處理558人。
在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下,“靠企吃企”既有親屬和其他特定關系人所辦企業與本企業、關聯企業搞利益輸送等老問題,又依附于新經濟業態、新產業模式等出現“國皮民骨”等新表現。如在查處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杰時,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發現,四川某房地產公司老板周某為提升公司影響力,向張杰提出與恒天集團合作開發地產項目,在張杰授意下,恒天地產與周某公司合作成立恒天地產(四川)有限公司,最終憑借央企背景順利中標四川某舊城改造項目。為進一步借用央企牌子,周某后又向張杰提出希望在恒天集團下屬公司任職。在張杰引薦下,周某溢價收購恒天集團下屬公司部分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竟從私企老板搖身一變成為國企副董事長。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持續整治“靠企吃企”問題,必須拿出新思路、新舉措,剝掉“白手套”、破除“障眼法”。2021年6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會同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整治中央企業“靠企吃企”問題工作推進會,對突出抓好“四個專項整治”、民企掛靠國資問題和“影子股東”問題整治工作等進行再推動再部署,建立起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四室、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監察組、國務院國資委黨委黨風廉政辦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室組辦”工作機制。
會后不久,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即圍繞違規掛靠等“靠企吃企”問題組織開展專項巡視。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監察組七室主任王小白被抽調擔任專項巡視組副組長,在她看來,這次專項巡視是加強紀檢監察監督與巡視監督、出資人監督統籌銜接、貫通融合的積極探索。“除了我們紀檢監察組第六至十一室的主任,還有來自國資委產權局、法規局等部門的同志,綜合監督局和財管運行局也都派出專項檢查組。”王小白特別提到,國務院國資委專項巡視還與委管企業內部專項巡視巡察同步開展,重點緊盯股權代持、虛假合資、掛靠經營、假冒國企等情形發現問題。
各中央企業也紛紛行動起來,在專項整治中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摸清“靠”和“吃”的套路,斬斷“收”和“送”的鏈條,統籌推進警示教育、追責挽損、風險防控、制度建設等工作。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專項整治納入巡視巡察的重點任務,把整治“靠企吃企”問題納入各級單位“大黨建”考核,6月21日以來,各級紀檢機構已發現和受理相關問題線索68件,累計處分18人,處理35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紀委督促有關部室制定涉及投資管理、資產評估、傭金管理等制度40余項,督促子企業制定、修訂專項管理辦法50余項,優化機制和流程400余項次,不斷織密“靠不了、吃不成”的制度籠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堅持查處“內部人”和懲戒“圍獵者”一起抓,建立月度曝光和“黑名單”制度,加大對不誠信、不廉潔供應商及分包商的懲戒力度,在今年的集團公司年中工作會上,全系統通報5起“靠企吃企”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