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四個+”下活一盤棋
——省鐵路集團“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紀實
省鐵路集團黨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國資委黨委部署要求,堅持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雙向結合,通過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用“四個+”工作保障體系,下活了“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的整盤棋,既讓目標任務清晰可見、又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實現了各專項小組和工作環節的高效運轉,做到了各項任務緊張有序閉環管理。今年上半年,集團共組織各類學習37次,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完成率98.1%。
領導責任體系:“橫到邊+縱到底”
活動究竟怎樣搞?怎樣才能引導廣大干部職工轉作風、提能力,一直成為集團黨委領導研討的重要課題。
活動開展之初,集團黨委第一時間召開“能力作風建設年”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動員全體黨員干部緊緊圍繞省委、省國資委黨委和集團黨委動員會議各項部署,自覺把“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貫穿全年、融入日常、發揮作用,大力營造躬身入局、擔當作為、銳意進取、狠抓落實的濃厚氛圍。
為有序推進工作,制定《“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確定實施以開展“解放思想、高質量發展”研討和7個行動為主要內容的“1+7”綜合性舉措,明確了目標要求、方法步驟和工作措施。精心構建了“集團公司領導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具體工作人員”和“集團黨委+各子公司黨委+基層黨支部”的“橫到邊、縱到底”責任格局,有效形成了責任到人、運轉順暢的領導責任網絡。同時,第一時間成立了能力作風建設領導小組,由集團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牽頭對年度重點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構建上下貫通、齊抓共管、強力推進的工作格局。
工作推進體系:“一本賬+四步工作法”
保持活動的長久持續,必須要在結合上下工夫,否則,能力作風就會失去實際意義。在省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之后,鐵路集團黨委就結合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著眼能力作風重點工作,建立了包含68項重點任務目標的“行動臺賬”,將長期任務短期化、目標任務具體化,以月為單位配套制定“工作清單”,實行“按表作戰”,打造“有形抓手”,堅持“跳起摸高”、強化“打鈴交卷”,確保能力作風重點工作在貫徹落實中不跑調、不走樣、不打折。
創新推行工作表單化部署、調度制管控、反思法推進、回報制督辦“四步工作法”,切實抓好定期調度、動態推進、及時督促、結果問效等環節,按時保質完成重點工作、及時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做到件件有人管、項項有人抓、事事有人干,確保集團每項重點工作都能做到閉合銷號,逐步形成更加完備、更加高效的工作體系。半年來,召開專題調度會議3次,形成專項行動推進臺賬8個,落實解決督導難題3項,切實推進重點工作落實到位。
考核評價體系:“標準化+差異化”
工作不推進就沒了效率,活動不考核就沒了“緊箍咒”,在“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過程中,鐵路集團黨委緊緊圍繞中心工作,讓激勵考核成為促進活動開展的關鍵“指揮棒、風向標、助推器”。
為使工作推進有力,抓鐵有痕,落地有聲,集團能力作風建設領導小組把這項活動的質效直接與集團子公司簽訂的經營、管理、安全、黨建等責任狀全面掛鉤,列入年度子公司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年度考核、政治生態建設成效考核、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經營業績考核工作內容,真正突出政治建設,把講政治的要求貫穿于考核全過程,科學合理設置考核指標,差異化設置考核標準。采取標準核定基礎分值及加減分項目,通過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等方式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將考核結果與考核評級及時反饋,督促整改落實。半年來,充分利用考核利器,先后對推進行動緩慢的部門亮牌督導2次,并限期整改,確??己斯ぷ髡嬲〉脤嵭?。
督導問責體系:“深調研+強督查”
“活動搞就搞好,不能千篇一律,提能力轉作風,既要看過程,更要看結果”。在“能力作風建設年”調度工作會上,集團主要領導擲地有聲,明確要求要充分發揮監督總責的作用,定期督導檢查任務措施落實情況,及時進行通報。對工作推進不力、成效不明顯、走形式走過場的,采取組織措施和紀律措施嚴肅追責問責。
轉作風是要善于發現問題,尤其要提升職工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在推進能力作風建設過程中,鐵路集團結合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常態長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組織開展“深入查擺問題、回應急難愁盼”調研活動。聚焦服務保障民生、“我為群眾辦實事”、干部“能力作風建設”等5個方面調研課題,堅持把調研與督促工作落實、解決實際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及時解決職工群眾切身困難。實行“一督雙查”制度,既查工作任務落實情況,又查“四個體系”運行效果,以督促干、以督促效,努力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加強對各單位、各部門工作開展情況的常態化監督,堅持采取專項工作組、總部各部門雙層督導機制,實現“自查”推進、“他查”督導,形成堅實有力、完整全面的督導體系。半年來,各權屬企業共開展專題研討7次,查擺問題16個,開展專項調研14次,形成調研報告14份,解決民生問題7個,真正讓能力體現在干事創業上,讓作風體現到雷厲風行抓落實和關心愛護職工群眾身上。